頭痛發作時服用止痛藥會緩解,但是工作忙碌後又會反覆發作,您可能也是頸因性頭痛的受害者!!!
什麼是頸因性頭痛?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由頸部或脊椎周圍軟組織受損引起的特殊頭痛類型,約佔所有頭痛的15%至20%。
以下是它的主要特徵和成因:
常見症狀
單側頭頸區域疼痛:通常集中於一側,可能間歇性發作或發展為慢性疼痛。
伴隨頸椎活動受限:患者可能感覺頸部僵硬或活動不靈活。
與其他頭痛的區別:相較於緊張性頭痛或偏頭痛,頸因性頭痛較少導致對光線或噪音的敏感。
病因與影響
神經壓迫:第一至第三節頸椎的神經根受到壓迫,是主要的致病原因。這些神經透過三叉神經神經核傳遞痛覺,導致枕骨和眼周疼痛。
肌肉問題:頸部或肩部的慢性肌肉痙攣會進一步加重症狀,增加不適感。
高風險族群
久坐與不良姿勢: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例如久坐辦公或低頭滑手機,會導致肌肉失衡、關節僵硬以及壓痛點,進而增加頸部肌肉的緊繃與疼痛風險。
重複性頸部動作:從事需要反覆頸部活動的工作,例如體力勞動或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對頸部肌肉與關節造成壓力,進一步加重症狀。
影響趨勢
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快速改變以及全球人口老化,頸椎相關病變的發生率正逐年攀升。根據估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2.7億人面臨頸椎疼痛問題,這一數字比2020年的統計數據增加了32.5%。隨之而來,我們也預期頸因性頭痛的盛行率將顯著上升,成為影響更多人健康的重要問題。
頸因性頭痛常見的影像特徵
頸因性頭痛的治療
根據2018年發表於《The Spine Journal》的研究,對於頸因性頭痛的治療,受試者在一週接受三次脊椎矯正治療,並持續此治療頻率六週後,症狀改善超過50%。這一結果顯示脊椎矯正治療對頸因性頭痛具有顯著的療效。
關於為何脊椎矯正治療能帶來這樣的改善,目前有幾種機制被提出來解釋。
高速低振幅的脊椎矯正可能會透過刺激神經受器,改變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進而影響肌肉活動。
高速低振幅的脊椎矯正可能會刺激到深層脊旁肌肉中的神經受器,而動態伸展則作用於淺層肌肉中的神經受器。
這些治療效果的解釋涉及了多個生物力學、脊柱節段模型,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疼痛抑制路徑。近來,科學界對脊椎徒手矯正的生物力學效應進行了更多的研究,並提出脊髓神經感覺整合為可能的神經生理效應,此發現有助於解釋治療效果的產生。
頸因性頭痛的居家保健運動
透過簡單的花生球放鬆按摩和運動,可以在頭痛正在發作十分困擾時,有個簡單快速的緩解方法。
準備一顆花生球,躺著的時候在枕骨下方四處移動,直到找到柔軟的區域。保持在這個姿勢1-2分鐘,讓緊繃的枕骨下肌群可以獲得舒展,以減緩疼痛的程度。
平時就做一些簡單的肩胛骨收縮運動,也可以強化中下背肌群,避免肩膀、頸部的肌肉過度疲勞而導致疼痛發生。
✨_選擇脊醫德克物理治療所,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在這裡,我們不僅提供一站式的專業脊椎徒手矯正與運動治療服務,更融合了實證醫學的前沿知識,讓每一步治療都充滿科學的力量。我們的雙重醫事專業資格——美國脊骨神經醫師與台灣物理治療師——保證您能享受到最高標準的治療品質。同時,指導您運動的老師更是資深物理治療師,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為您的健康考量。
讓我們一起打造健康、舒適新生活。專業的團隊、貼心的服務,只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