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宣芙 Karyn 物理治療師
文章大綱
一直耳鳴怎麼辦?
檢查看看,你的耳鳴是頸椎或顳顎關節導致的嗎?
一直耳鳴查不出原因,可能是頸椎出問題
一直耳鳴查不出原因,可能是顳顎關節出問題
改善耳鳴的頸椎訓練
改善耳鳴的顳顎關節訓練
一直耳鳴,你該嘗試多樣化的治療
一直耳鳴怎麼辦?
耳鳴,是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現象。像是上飛機、坐電梯時可能會有一時耳鳴,只要離開環境後自然消失就沒事。但如果耳鳴都沒有消失,就該就醫處理了!
你也有一直耳鳴的問題嗎?
研究顯示,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飽受耳鳴所苦[1],影響日常生活,也大大降低了生活的品質。
耳鳴的成因有很多種,聽力退化、梅尼爾氏症、壓力及焦慮等等都會導致持續的耳鳴。
但也有一種耳鳴,是因為頸椎和顳顎關節的問題所導致。
有長期耳鳴問題的話,建議先去耳鼻喉科和神經內科就診。如果兩邊醫生檢查都沒有太大問題,再從頸椎和顳顎關節的方向去思考。
檢查看看,你的耳鳴是頸椎或顳顎關節導致的嗎?
要檢查耳鳴是否和頸椎/顳顎關節有關,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頭在彎到底往下看、抬頭往上看的時候,耳鳴會變大聲、變小聲或換位置嗎?
頭在上下左右轉動的時候,耳鳴會變大聲、變小聲或換位置嗎?
左右轉頭的角度是不是有變少?正常轉頭到底要看得到側邊肩膀
按壓後腦勺髮際線的位置,會不會覺得很痛?
嘴巴張開到最大時,耳鳴會變大聲、變小聲或換位置嗎?
講了很多話之後,耳鳴會得變大聲嗎?
吃完飯之後,耳鳴會變的更大聲嗎?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越多為「是」,那你的耳鳴越有可能是頸椎和顳顎關節引發的耳鳴,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體源性耳鳴」。
一直耳鳴查不出原因,可能是頸椎出問題
耳鳴看似只是耳朵出狀況,為什麼會和頸椎有關係呢?
耳鳴和頸椎有關係,一方面是因為「耳朵的感覺」和「頸椎的感覺」要傳到大腦的過程中,會再同一個地方整合,再一起把訊息送進大腦。[2]
如果因為頸椎神經壓迫,導致「頸椎的感覺」有問題,就可能在整合處影響「耳朵的感覺」,讓大腦誤以為頸椎的不舒服感是耳朵來的,而解讀成耳鳴。
就像寄信一樣,耳朵和頸椎寄出的信會送到同一個郵局,再經過郵差送到大腦手上。如果信件太多亂掉了,就容易讓大腦誤以為信全是耳朵那邊寄出的,而產生錯誤解讀。
另一個耳鳴和頸椎有關的原因,是耳朵的神經和血管會經過頸椎區域;如果頸椎有壓迫,這些神經血管也會被壓迫。
耳朵的感覺其實非常細膩,從內耳到外耳,受到非常多條神經的控制。除了幾條常見的腦神經(像是顏面神經)以外,「頸椎的神經」也會負責一部分的耳朵感覺。
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頸椎不好,就容易有一直耳鳴的問題!
如果你往後仰頭、往前點頭,或者轉頭的時候耳鳴會產生變化,則懷疑這是和頸椎有關的耳鳴。
這樣因為頸椎一直耳鳴的狀況,就可以嘗試做頸部的放鬆和訓練來改善。
一直耳鳴查不出原因,可能是顳顎關節出問題
一篇國外的研究,找來了近百位排除聽力或神經性損傷的耳鳴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居然有高達97.8%的人有顳顎關節的問題![3] 這些耳鳴的患者,伴隨的顳顎關節問題包括:顳顎關節痛、咬合不正、張嘴有聲音等等。
為什麼顳顎關節出問題會導致耳鳴?
顳顎關節在耳朵的前下方,負責嘴巴的活動。人們每天講話、吃飯,顳顎關節平均每天要活動上千次。
一旦顳顎關節歪掉,就可能導致周圍的咀嚼肌變得緊繃。
而通往耳朵的血管和神經,又有一些從咀嚼肌底下經過,也會受壓迫,而影響耳朵的供血和感覺,導致可能的耳鳴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你最近有嘴巴痛、張嘴有聲音、或者咬合不正的問題,又伴隨一直耳鳴的症狀,有機率這樣的耳鳴其實是顳顎關節問題的衍生症狀。
此時,就會建議你嘗試「顳顎關節區域」的放鬆和訓練,以改善一直耳鳴的問題。
改善耳鳴的頸椎訓練
枕下肌群放鬆
準備一個花生球,或者兩顆網球放進襪子綁緊,模擬花生球
將花生球放在枕頭,後腦勺躺在花生球上
將花生球壓在髮際線上下兩公分的範圍,也就是順著耳朵往後平行摸到後腦勺的位置
放鬆躺著,持續30秒到1分鐘,一天2-3次
會感覺輕微壓痛,或者延伸到太陽穴、前額的疼痛為正常現象,起身後疼痛應慢慢消失
*過程中如果出現頭暈、強烈頭痛、嘔吐,則需馬上停止
胸鎖乳突肌放鬆[4]
躺在枕頭上,或者坐姿、頭靠椅背支撐
以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起位於耳朵下方、脖子前側的胸鎖乳突肌(如:放鬆右邊的胸鎖乳突肌時,使用左手捏)
持續30秒-1分鐘
過程中保持輕捏,手指不應感覺到脈搏跳動感
若有脈搏跳動感,請再往後一個指幅的位置輕捏,避免捏到頸動脈
躺姿點頭運動
躺在消氣的瑜珈小球上,穩穩躺在在球或毛巾的中間,感覺頭被支撐著
*若沒有瑜伽球,可用大浴巾捲成毛巾捲代替
吸氣,眼睛往上看,頭輕輕往後仰,想像用鼻尖往上寫數字「1」
吐氣,眼睛往下看,頭輕輕往前點,想像用鼻尖往下寫數字「1」
同時一隻手摸在脖子前方的肌肉。應該摸起來軟軟放鬆的,不應該有很出力的感覺
後仰前點算一次,一組共做10下,一天做1-2組
*如果往後仰會導致耳鳴變大聲,請減少後仰的程度,專注在往前點頭的動作
進階一:斜躺點頭運動
斜躺在消氣的瑜伽球/毛巾捲上,面向右上方,穩穩躺在在球或毛巾的中間,不會有頭要掉下去的感覺
吸氣,眼睛往斜上看,頭輕輕往後仰,想像用鼻尖往頭頂的方向寫數字「1」
吐氣,眼睛往斜下看,頭輕輕往前點,想像用鼻尖往下巴的方向寫數字「1」
過程中盡量保持一直線的移動,可以在面前擺小鏡子確定點頭、抬頭時沒有歪一邊
右邊做完後,換成面向左上方,重複以上動作
後仰前點算一次,一組共做10下,一天做1-2組
*如果往後仰會導致耳鳴變大聲,請減少後仰的程度,專注在往前點頭的動作
*如果斜躺還沒開始動作時,耳鳴已經變大聲、或者伴隨頭暈,請先退回上一個躺姿運動
進階二:站姿點頭運動
過程同「躺姿點頭運動」及「斜躺點頭運動」,進階到站姿下進行
站著頭靠著球靠在牆上,感覺後腦勺穩定頂著球後,往前走2步斜靠在球上
同樣做吸氣抬頭、吐氣點頭的動作
後仰前點算一次,一組共做10下,一天做1-2組
改善耳鳴的顳顎關節訓練
咀嚼肌放鬆[4]
咬肌
從顴骨下方開始,以拳頭的指節尖端,一路往下巴後方轉角處按壓
整段路徑中分4-5個點分別按壓,每個位置停留30秒~1分鐘,
可以特別加強耳朵前方、顳顎關節處的咬肌緊繃點
顳肌
從耳洞前方開始,以拳頭的指節尖端,一路往上按壓到接近頭頂處
從耳洞到頭頂的扇形範圍分4-5個點按壓,每個位置停留30秒~1分鐘
可以特別加強太陽穴周圍的緊繃點
內外翼肌
在刷牙時,使用牙刷背面伸進嘴裡按壓
以牙刷背面輕壓上/下臼齒後方和臉頰之間的肌肉
找到特別痠痛的點後,維持微痠的程度,輕壓15-30秒
*放鬆咀嚼肌時,注意脖子也需放鬆不出力抵抗,避免因此讓頸部肌肉緊繃而加劇耳鳴
嘴巴開合訓練
看著鏡子,先確保肩頸放鬆
舌頭持續頂在上顎中段,嘴巴慢慢打開到底後,慢慢合起來
過程中盡量保持嘴巴「直線」往下打開和合起來,下巴盡量不往左右偏移
每組做6-8下,每天做1-2組
一直耳鳴,你該嘗試多樣化的治療
「耳鳴怎麼辦?」耳鳴的確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是身體試圖傳達的求救訊號。
在診間遇到很多耳鳴的個案,常常伴有頸椎和顳顎關節的問題。
當我們放鬆、並重新訓練頸椎和顳顎關節的穩定度,不少個案的耳鳴就有所改善。
因此,我們彙整臨床經驗,寫了這篇文章。
希望能給因為一直耳鳴所苦,卻查不出耳朵問題或神經問題的您,一些可以嘗試的改善方向。
下集我們會請到陳文昌脊骨神經醫師,就脊骨神經醫學和功能性神經學的方向來探討,耳鳴和腦神經之間的關係,以及可以做什麼樣的神經訓練,用另一種方式改善耳鳴。
如果您有長期一直耳鳴的困擾,也歡迎前來諮詢,讓我們提供您不一樣的耳鳴治療選項!
問答 Q&A
Q1:一直耳鳴怎麼辦?
A:請先去耳鼻喉科和神經內科檢查,排除耳朵和聽神經的問題後,再嘗試頸椎和顳顎關節的處理。
Q2:怎麼確定自己的耳鳴是來自頸椎或顳顎關節的問題?
A:如果頭在上下左右轉動,或者嘴巴在開合時,會影響耳鳴的頻率、方向和大小聲,則耳鳴有可能是來自頸椎或顳顎關節的問題。
Q3:為什麼頸椎和耳鳴會有關係?
A:因為頸椎和耳朵的訊號會一起傳到大腦,可能互相干擾;連到耳朵的神經和血管也會經過頸椎區域,若頸椎有壓迫會連帶影響。
Q4:為什麼頸椎和顳顎關節會有關係?
A:因為耳朵和顳顎關節解剖上位置相近,且通往耳朵的血流,一部分也來自顳顎關節附近的肌肉。
Q5:如果耳鳴和頸椎/顳顎關節有關,該做什麼處理?
A:可以放鬆頸椎/顳顎關節附近較緊繃的肌肉關節,並且訓練頸椎和顳顎關節的穩定性,來減少耳鳴的發生。
資料來源
Baguley D, McFerran D, Hall D. Tinnitus. Lancet. 2013 Nov 9;382(9904):1600-7.
Oostendorp RA, Bakker I, Elvers H, Mikolajewska E, Michiels S, De Hertogh W, et al. Cervicogenic somatosensory tinnitus: An indication for manual therapy? Part 1: Theoretical concept. Man Ther. 2016 Jun;23:120-3.
Didier HA, Cappellari AM, Sessa F, Giannì AB, Didier AH, Pavesi MM, et al. Somatosensory tinnitus and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 common association. J Oral Rehabil. 2023 Nov;50(11):1181-1184.
Delgado P, Plaza-Manzano G, Cleland J, Fernández-de-Las-Peñas C, Martín-Casas P, Díaz-Arribas MJ. Effects of Cervico-Mandibular Manu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Pain Disorders and Associated Somatic Tinnitu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Pain Med. 2020 Mar 1;21(3):613-624.